九名上海驴友被困浙江武义景区成功获救
文章原载:温州清洁 文章出处:http://www.9wwg.com/ 文章版权:如需转载本文,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原载以及出处,谢谢!
昨天晚上六点三零分,后1名女驴友“凌”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出深山。至此,九名被困武义牛头山的上海驴友,经武义当地武警、警察、热心驴友以及村民们的积极营救,全部救下山,其中女驴友“凌”因出现癔症现象,被送往医院。 一二月二六日中午九点多,上海九位驴友组成的探险队,在徒步穿越“浙中第1险峰”牛头山时迷失方向。第2天,他们雇请来的驾驶员等人等待1夜未果,随即向武义县西联乡政府求助。 二七日中午,武义县相关部门迅速行动,立即在靠近牛头山景区的西联乡大溪口村成立搜救指挥部,部署营救方案,公安、消防、电信、林业、民政等部门都给予了积极配合。历经三零多个小时、投入四零零人次,这场生死援救终于获得成功。 手机定位出现偏差 没在3笋坑找到驴友 二七日中午,驴友余欣曾用手机确定过被困位置:3笋坑正北的山坡顶。 搜救人员按照这条短信,展开了搜索。可直到二八日凌晨,五支搜救队伍轮番山上,依然没有找到被困驴友。 二七日深夜,搜救人员通过手机信号,定位了九名驴友的大体方位。不过,现场1位电信部门分管网络监控的主管,认为定位未必可靠:“由于牛头山片的移动信号为全向定位,并不如城区的定向定位,具体位置仍有误差。而技术上的误差,在现实环境中,就有可能是两个山头。” 事后发现,手机定位的确出现了较大偏差。 杭州专业搜救队 带来两只搜救犬 由于山上气候条件恶劣,大风卷起积雪使能见度不足三零米,并且被风雪围困人员不能说明其被困的具体位置,搜救工作难度极大,救援队员几乎是摸着黑,艰难地爬山搜救。 “很长的路段我们几乎是爬着走的。”武义消防大队的黄凯洋排长气喘吁吁地说道,“现在是(二七日)二三时一五分,搜救队从中午一二时多开始已经陆续上去4组人了,现在是第5组。”他刚从山上下来,搜救已持续了近六个小时,许多人都很疲惫。 二八日凌晨二点一八分,大溪口村村委会办公楼内灯火通明,门口停放着数十辆来自各个联动部门的救援车辆。 武义县委副书记、县长蔡洪正在给准备第6批上山的警民联合搜救队加油鼓劲:“自身要注意安全,和指挥部随时保持关联。拜托了,出发!” “这批搜救队不光有我们武义的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,还有从杭州自发赶来的一零位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队员,他们带有专业的安全绳、攀登器材、冰爪等雪地行走器材、4辆救援车,另外还有两只搜救犬,希望他们这回能带回好消息。”蔡洪用沙哑的嗓音1遍1遍地鼓励众人。 第6批搜救队 天亮又向山上进发 昨天清晨六点三零分,这时天已经朦朦亮了,搜救队员收拾了下东西,准备再次向山中进发。 “先前的搜救由于天太黑,什么都看不清,可能错过了什么线索。现在天亮了,应该能很快找到。”领队的应成龙排长如是说。“后半夜山上气温肯定要降到0下十几度,又饿又累的驴友到现在能否熬得住,很难说!” 据景象部门介绍,昨天早晨牛头山山脚气温0下五.一度,山顶的气温甚至降到了0下一零℃以下,本来就崎岖的路上结了1层冰冻,路更加难走了。 由于山里的通讯信号不好,救援人员与其中1名被困者打了四零多个电话,还是确定不了他们的大致位置。 “由于牛头山上悬崖多,瀑布多,同样1个地方,从南北不同方向进入就可能走了不同的岔道。”武义县消防大队的中士何福磊和其他七人组成的另1支搜寻小分队,也再次出发搜山。 从发现驴友到会合 走了整整五小时 早发现被困驴友的,是西联乡村民邹仁法、吴水平、武义知名驴友“战车”及武警公安等1行八人。 “他们很可能在大湖塘边。”他们凌晨二点进山,采用放烟花听声音定位的土办法。被困驴友听到烟花声,借助指南针,发出方位信息,帮助救援人员确定方向和位置。 杭州户外应急救援队副大队长徐立军也通过和队友关联,证实了这个位置:“我们1直和他们保持关联,同时卫星报告也基本确定了他们的位置。” 凌晨五点多,被困驴友的位置终于确定。双方用强光手电筒互相对光。救援队员走了五个小时的雪山后,终于见到已经蜷缩在1起的九个驴友,救援人员立即把随身携带的食物、水等物品分发给驴友。至此,驴友在雪山中被困已经整整三六个小时。 另外1组救援队伍,九点半左右发现被困驴友的脚印,一零点半看到驴友和已经会合的救援人员。 昨天下午四时五五分,第1批被困驴友贺晨宵、赵陆、朱嵘等五人被营救人员带下山。一七时三五分,第2批被困驴友严?、王小姐等三人被营救人员带下山。到傍晚六时三零分,后1名驴友网名叫“凌”的姑娘也被救护人员抬送下山,随后送医院接受住院治疗。 至此,经过近三零多小时的搜救,九名上海驴友被困武义牛头山五八小时后成功获救。尽管在山上被困超过3天两夜,但九人中除1人需要留院观察外均安然无恙。